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稅務會計培訓公開課
稅務會計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迎增值稅新時代:征求意見稿解讀、遺留問題清零、過渡期合規自檢
【課程編號】:MKT060315
迎增值稅新時代:征求意見稿解讀、遺留問題清零、過渡期合規自檢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稅務會計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09月23日 到 2025年09月24日2800元/人
【授課城市】:呼和浩特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迎增值稅新時代:征求意見稿解讀、遺留問題清零、過渡期合規自檢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呼和浩特增值稅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詳情
目前,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2025年不僅是智慧稅務收官之年,更是增值稅新舊政策的交替之年。同年8月,最高檢發布《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二)》,“社保自愿放棄無效”讓很多企業陷入了焦慮和擔憂。
與此同時,大數據背景下的有案同查、一案雙查和雙向倒查的新稅務檢查模式也對企業如何盡快駛入“合規”軌道有了新的要求。可見,未來稅收管理的模式是通過數據抽取、轉換以及數據清洗等各種整合技術,解決當前系統間、單位間“信息孤島”的問題,使信息共享共用、不同單位間互聯互通,在“智慧稅務”引領下,進一步實現“合規”納稅。
本課程以增值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為背景,從動態納稅管理、實時數據審計、財務風險預警、經營風險管控等方面對企業數據梳理及風險化解等方面進行詳細了解,幫助企業在“智慧稅務”嚴征管的大形勢下追本溯源,排查高危涉稅風險,將財務管理、刑責紅線、勞動爭議與稅收數據進行融會貫通,真正做到數據時代我為先,下好“信息先手棋”。
【課程收益】
1. 重溫《增值稅法》核心條款與變化要點
2. 掌握《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增值稅法條的重要補充點與關鍵詞條的解釋
3. 應對增值稅與其他稅種之間合縱連橫的關聯涉稅風險
4. 幫助學員從數據原點勾勒出整體數據的風險節點預警脈絡,掌握涉稅數據整合、清算和抽取的隱藏風險問題,全面提高控制稅務風險、合法節約稅收,降低企業稅負的能力
課程流程
8:30 簽到
9:00 課程開始
模塊一、“與時俱進”——簡要盤點2025年稅總重點整治領域和最新稅收政策
(一)2025年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釋放的稅務稽查重磅信息
1. 從嚴治稅將深入開展7大領域專項整治
2. 下一步稅務領域將會出現的新措施和新事項
3. 一案雙查、雙向倒查、有案同查的新稽查模式
(二)全國范圍內推廣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體系
1. 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支持的九種票證格式詳解
【案例】XML數電發票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中的流程運用
【案例】結合稅務風險指標“成本費用受票率”理解票證電子化后的優劣趨勢
2. 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應用指南剖析
【舉例】字符型、貨幣型、布爾型、日期型、年份型的數據指代
【舉例】三個步驟教你看懂“einv_spcl_yyyymmdd_發票號碼.xml”(實例文檔命名格式)
(三)面對“社保自愿放棄無效”的司法解釋企業應具備的用工安全策略
1. 未足額給員工繳納社保帶來的社會影響與涉稅風險解析
2. 在“自愿放棄無效”的司法解釋背景中出現勞動爭議企業是否一定會敗訴?
3. 無需參加社保的典型用工模式能否在數據時代安全使用?
4. 社保監管“強約束”狀態下企業應做好的三大自查措施和風險防范
(四)9月1日實施的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1. 原文件廢止后能夠享受留抵退稅的三大分類納稅人及需滿足的四個條件
2. 比重超過50%的界定方法及預收款的相關處理
3. 進項構成比例與原退稅文件規定的異同之處
4. 申請辦理留抵退稅與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政策銜接
模塊二、《增值稅法》與《條例(征求意見稿)》遺留問題分析及應對
(一)納稅人和征收范圍——貨物、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包含范圍
1. “單位”與“個人”作為納稅人需注意的幾點區別
【案例】自然人出租或出售住房“無償”與“有償”在納稅上的區別與風險點
【法條】注意:增值稅優惠中的殘疾人“個人”與納稅人中的“個人”并不相同
2. 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在增值稅領域中的“公平”與“不公平”
【案例】放棄優惠后,為何只有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吃后悔藥?
3. 強調應稅交易的 “有償性”后視同銷售政策的變動歸納
【案例】經銷商銷售電腦同時贈送機械鍵盤,送出的機械鍵盤是否繳納增值稅?
【案例】B集團將閑置房屋無償借給C子公司使用,B集團是否視同應稅交易?
4. “境內”納稅的邊界感
【案例】境外自然人出租中國某市住宅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和所得稅?
(二)不征收增值稅范圍縮小后需注意與“36號文”的區別
【案例】本企業員工(或非本企業員工)給企業修汽車取得報酬是否繳納增值稅?
【案例】企業給職工低價售房并無償裝修房屋,裝修行為是否繳納增值稅?
【案例】政府征收房屋支付被征收人拆遷補償費,被征收人是否繳納增值稅?
(三)稅率、征收率及農產品等特定貨物的變化
【案例】納稅人隱匿房產“老”項目的租賃收入被稅務機關查出后能否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法條】混合銷售稅率的確定變化及如何界定“主要業務”的分析
(四)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的變化與雷區
1. 增值稅扣稅憑證的六大分類及實務中的正確運用
【案例】開具或取得農產品發票需防范被認定為“虛開”的風險
【鏈接】增值稅扣稅憑證與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的區別與聯系
……
(六)征收管理中“合規”的強勢介入
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以及增值稅立法后與數電發票的“強強聯手”
【案例】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整合對企業簽訂合同的影響:籌劃手段不再具有可操作性
【法條】申報繳納稅款的代理制度:承包、出租、掛靠、資管、境外資產
【案例】某企業收到部分貨款算不算收訖銷售款項,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
【案例】若沒有收到任何銷售款項,取得銷售款項索取憑據的“憑據”僅僅指發票嗎?
【法條】依法未作廢或未紅沖發票不允許扣減銷售額的理解
2. 計稅期間變化與預繳稅款政策的思考
3. 跨境銷售及退(免)稅業務的新變化
4. 《增值稅法》推行信息共享制度與《稅收征管法》的結合分析
模塊三、從案例看稅收信息化模式下的稽查重點與證據強化
(一)“屬性+行為”關聯模式下產生的數據稅收風險
【案例】稅務機關僅憑數據“測算”出無生產有銷售的偷稅和虛開證據
1. 水、電、氣等輔助材料消耗與銷售收入的“關聯”引發的風險
2. 各類費用占三項費用比例的“關聯”引發的風險
3. 不同稅種下計稅依據相同的“關聯”引發的風險
(二)“場景+共享”關聯模式下產生的數據稅收風險
【案例】法院民事糾紛案件成為稅務稽查“陰陽合同”案件的突破口
1. 固定資產處置中稅率適用與發票開具存在的風險
2. 無租使用與免租期等不同模式下產生的房產稅風險
(三)“信息+信用”關聯模式下產生的數據稅收風險
【案例】合伙企業投資上市公司隱匿分紅被稅務稽查案
【案例】因信用“連坐”而被取消稅收優惠資格的“黃連”案
1. 納稅信用修復、復評、復核,哪種是企業最正確的選擇?
2. 如何通過對信用指標的分析運用保持A級納稅信用?
晨老師
晨老師從事稅務工作二十年,是某省稅務高端人才、省級稅務局兼職培訓師,并多次獲全省稽查崗位和管理崗位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