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溝通技巧培訓公開課
溝通技巧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高情商跨部門溝通與協作
【課程編號】:MKT026200
高情商跨部門溝通與協作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溝通技巧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09月12日 到 2025年09月12日3200元/人
2025年11月28日 到 2025年11月28日3200元/人
2025年07月11日 到 2025年07月11日3200元/人
2025年05月15日 到 2025年05月15日3200元/人
【授課城市】:深圳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高情商跨部門溝通與協作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深圳跨部門溝通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背景:
企業管理中70%以上的問題是由于溝通不暢所造成的!高效通暢的溝通有助于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有效銜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拖延與信息錯誤,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實踐證明,企業管理者的溝通能力直接決定的團隊績效。
當前,眾多企業都趨于扁平化,使得跨部門之間的溝通更加頻繁。部門之間地位平等,不存在上下級關系,按說溝通應該比較容易。但現實的情況是,部門之間協調的成本相當高昂,這種溝通成本不僅存在于大規模組織內,同樣也困擾著中小型公司。許多事情,其實并不復雜,而是相互之間的溝通不暢,以至于要搬出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來協調。
本課程重點從六個方面進行闡述和講解,如何更好的進行跨部門溝通,促進彼此的協作。
培訓收益:
1.清晰識別自我跨部門溝通協作的阻抗點,找到可行性方法,看到自我的思維模式,為自我成長提供發展的可能性
2.在復雜團體動力下學會有效聆聽和提問
3.掌握推論階梯的概念,在溝通中保持聆聽,能夠識別自己和對方在推論階梯的哪個梯子,找到最好的提問點,形成高質量的共識
4.學會清晰、果敢的表達自我的觀點
5.掌握群策群力的具體步驟和流程,形成協同的機制,促進跨部門溝通更高效
課程對象:
中高層管理者、后備干部、骨干員工等,工作中需要頻繁進行跨部門溝通人員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從組織視角清晰跨部門協作溝通中的障礙與挑戰
本單元目的:清晰在協作中的障礙有哪些,讓不可見變得可見
1.從外部環境及組織的角度看協作的重要性
2.跨部門協作遇到的障礙:部門深井、認知障礙、溝通障礙
3.挑戰:部門之間的不同的責、權、利
第二單元:從個人視角識別跨部門協作障礙
本單元目的:能夠往回看,看到過往成長環境是如何影響目前的協作的。
1、什么是自我及自我發展
2、卡普曼戲劇三角
3、《刺猬效應》,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看到自我發展是如何影響協作的
第三單元:跨部門溝通最終的結果-客戶滿意,公司盈利
本單元目的:提升參與者的思維,有部門思維到組織系統思維,到客戶思維,看到跨部門協作的意義和價值。
1.跨部門溝通的目的就是做到“系統思考”,以客戶為中心
2.系統思考的源頭是“超越自我”,把對方當作客戶來看待
第四單元:“跨越式”溝通,形成共識,從“我”到“我們” 我們大于我
本單元目的:通過一個真實企業案例,角色模擬,讓參與者看到自己的溝通風格及卡點,找到跨部門協作的方法和技巧
1、高情商溝通的動力對話系統
案例:對話共識的動力系統是如何被破壞掉的
高情商的定義:自我認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認知別人、管理別人
導致矛盾沖突的推論階梯
動力對話系統:從推論中回溯事實;從演繹中找到事實
喬哈里視窗
2、溝通的一致性原則
案例分析:什么是溝通一致性原則
外在溝通模式:事實-邏輯-結論-行為(情感)
內在溝通模式:價值觀-動機-行為(情感)
3、高難度對話的三層對話結構
發生了什么
”對話情緒對話
自我認知對話
4、清晰的表達-跨越自我
表達中常出現的錯誤:重主張、輕依據;重情緒、忽略事實和目標
非暴力溝通:觀察、感受、需求、請求
結構化表達要點:結論先行,上下對應、左右排序
5、傾聽及回應探詢的技術
在傾聽中人們常犯的錯誤
傾聽的幾個層次
在團體復雜的動力系統中如何保持傾聽
總結表達及回應探詢
5.跨越人際情感
人際關系在跨部門溝通中的作用
中國的傳統產生了很多“人際負債“
影響人際關系的“人際負債”
“空白地帶”需要用良好的人際去“填補”
波浪式的溝通節奏
小結:結合日常跨部門溝通協作的卡點,小組內研討總結,為了更好的溝通協作,我們要跨越什么?
有效利用其它部門的智慧——群策群力
第五單元:GE公司的群策群力經驗介紹
1.群策群力產生的背景
2.群策群力的主要流程
理清目標:明確目標,瞄準靶心
障礙分析:分析原因,找到障礙
頭腦風暴:經驗分享,鏈接智慧
決策矩陣:刷新想法,慎重決策
行動建議:建議呈現,團隊碰撞
城鎮會議:小組匯報,直面挑戰
第六單元:基于企業目前重要議題的群策群力現場帶領
1.現場實際帶領,學員參與,親自示范群策群力技術
2.“群策群力”中的引導技術與工具使用
團隊列名法
ORID聚焦式會話法
同意階梯
活動掛圖
過往項目產出:
第七單元:復盤
1.學習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內容
2.經歷了怎樣的學習體驗
3.得到的啟發和感悟是什么?
4.將要采取的行動計劃是?
褚老師
組織發展顧問、培訓師、引導者、香港大學領導力與教練MBA;對團隊動力有多年的研究。
經歷: 2004年大學畢業,任職高中數學老師,外資培訓經理、民企內部講師、HRD等,2008年進入到培訓咨詢行業,2015年開始在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深圳、西安、成都等不同的地方舉辦公開課,涉足行業有通信、銀行、保險、制造業等。有豐富的理論和實戰經驗。2019年進入香港大學學習,因為其深厚的引導和組織發展理論功底,所帶領的團隊在開營環節獲得項目創意最優獎,在將領導力和教練技術推動企業降本增效中,專案獲得A+,得到導師和學員的一致認可。
專長:長期研究個體心理學、團體心理學,深入學習了教練技術、引導技術、組織發展等專業知識,對個人發展、團體動力、組織發展、工作坊設計等有深入的研究。面對復雜問題,擅長精準診斷,梳理出最關心的焦點話題,能夠有針對性的設計交流的內容(愿景、現狀、障礙、行動策略等)和參與形式,讓參與者的認知從深度和廣度打開,多維度思考和改善,找到針對目前問題最佳的可行性解決方案,并共識,進而提升參與者的工作積極性,最終提升組織效能。
著有《服務制勝》,以下課程的認證講師:《引導力》、《od思維與無痕咨詢》、《組織文化引導與咨詢》、《高管商業教練》、《moka促動型培訓師》、《教練的藝術與科學》、華商基業《結構性思維》等,